小编:10月31日,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呼兰区联合举办“东北亚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大会”。
10月31日,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呼兰区联合举办“东北亚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中心”启动仪式。相关领导及专家、合作伙伴代表、企业代表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
哈尔滨市呼兰区领导专家、合作伙伴代表、企业代表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
“东北亚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中心”总部位于呼兰区。以新能源为主,“综合能源+现代农业”,融合全球能源、工农业先进技术,建设超级工业温室、MGA复合工业温室,配套科学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贸易中心等。建成投产后,二期、三期建设将陆续启动。在呼兰区及周边地区大规模建设超级工业温室生产基地,实现西红柿、花卉、蔬菜、牧草的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生产。同时,建设综合工业温室,生产鱼、虾等水产品。以土地工业大棚推动土地农业产业化,以分布式光伏、风电为基础的工业大棚,引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工业化农业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劳动力、现代第三文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远期规划规模超10000h成功模式将在黑龙江省及整个东北亚地区大规模复制推广,打造东北亚绿色可持续的高原开发产业。
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杨仁强在致辞中表示,今天阳光明媚,真是美好的一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松花江,感受到大海的浩瀚。这片土地确实很美丽。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支撑着整个国家的发展。今天如何实现东北复兴?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可持续的、能够造福广大人民的支柱产业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工农业产业集群,用青春和热情振兴这片土地,让东北的年轻人留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生活。创造新时代价值。我们用10年、20年、30年在这个地球上做一些事情。我一直说,中国的未来在大西北、大东北。此后,该地区支持了国家的发展。现在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养活这个地球。我希望我们能够建造它。
启动仪式上,杨仁强指出,在黑龙江哈尔滨布局庞工农业,是阿拉丁非常重要的计划。他希望在这里建立农业产业集群。通过高标准的产业化农业,标准化、持续化生产优质农产品,为东北地区传统土地农业赋能,找到一条土地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化农业规模化融合的创新路径。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发展制造业加工、现代物流等,推进农贸一体化文化、文化和旅游解决乡村产业可持续、就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最终实现乡村可持续振兴。我们还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强化、技术强化,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方式问题,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我们为实现东北振兴做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哈尔滨市委常委、秘书长苍松在致辞中指出,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该市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它也是连接北美和东北亚重要主要城市的航线上最短的中转站。阿拉丁之所以选择哈尔滨进行国家战略布局,是因为其独特的眼光。如何取得成功农业现代化是中央赋予黑龙江省的一项重点战略任务。这也是黑龙江、哈尔滨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今天专家学者对“东北亚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中心”的认可,确实是对产业农业方向和思路的认可,也是对我们脚步的认可。作为当地党政委,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该项目深入发展、加快实施、出成果。将农业、文旅、科技结合起来,打造产业发展的超级路径。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秉生;李金祥 农业农村部原首席国家兽医师(正职)l 中国农村发展协会事务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小明,原中国农村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金文成,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哈尔滨市呼兰区委书记曹德友、阿拉丁现代农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奇在致辞中认为,阿拉丁提出的产业化农业可以从原来的耕地资源扩展到其他土地资源。黑龙江、哈尔滨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超级工业温室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东北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包括文化旅游融合、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学整合和其他整合。可以整合哈尔滨现有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新亮点,促进当地扩大就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为东北地区整体振兴赋能。
进一步阅读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素有“都市之城”、“东方莫斯科”之称。它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城市建筑具有独特的欧洲风格,冬季的冰雪世界举世闻名,夏季凉爽宜人,是夏季热门的度假胜地。哈尔滨作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业资源丰富,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黑土地的主要区域。全年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河近年来,哈尔滨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努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建设在东北亚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呼兰区位于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北岸。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称。呼兰区地处全省“八大经济主体”格局的重要极点,区位条件优越。是我市实施“中间一河、两岸繁荣”战略的关键所在。呼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圈,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的地方。大河流、大森林、大湿地和天然滨水生态的独特景观为生态宜居、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 (中国日报记者 毛伟华 周慧伊)
WS6905B4C5A310C4DEEA5EF90D
https://hlj.chinadaily.com.cn/a/202511/01/WS6905B4C5A310C4DEEA5EF90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当前网址:https://www.lianzhongyi.com//tutorials/web/2025/1102/7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