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深入开展“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抗日战争精神”。
近日,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落实“弘扬东北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要求,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策划了“绿心铸魂、林海新行”系列活动。通过思想引领作为基础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路径,推动红色文化全面融入教育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坚守责任担当。
“每一寸山河都蕴藏着一寸热血,每一颗炙热的大地都代表着一个英雄的灵魂。”学院牵头独家专访、专题报道,并特邀杨靖宇将军的孙子马季之先生亲自分享,明确提供了抗日将士的精神核心忠诚和坚韧,让青少年从英雄的足迹中汲取力量,筑牢信仰根基。同时,东北三省一区联合开展网上思想政治课、抗战英雄事迹宣传、精神时代传承研讨会等。
学院通过东北抗战主题课前讲座和“知行引导、红铸魂”访谈比赛等形式,改变教育载体,让学生加深对表达的理解,助力叙事信念,以讲促学,以学促行,帮助青少年坚定教学信念,败坏师德。此外,学院拓展办学领域,举办红色体育“勇敢航标赛道”大会,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得毅力;打造反团主题文艺晚会,以艺术形式再现英雄史诗;推出绘画主题,用青春的笔触描绘精神图谱,让红色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得到传承和升华。
系列活动严格按照吉林省委“传承弘扬魂魄、奋勇拼搏、提升官员创业本领”工作部署部署落实有关要求,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推动“三轮教育”深入务实。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绿心护航”项目的内涵和拓展,也构建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教育新范式,有效激励学生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努力报国的内在动力。
东北抗日联14年浴血奋战的精神,其“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国难起义中的民族大义、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现在战火虽远,但信仰之光永远照耀着前进的道路。未来,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和教育转型。东北抗日战争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液,让这一伟大精神在青年心中扎根、代代相传,在中华一代伟大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辉。(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编辑:刘明泰通讯员:王春波)
WS6920311DA310942CC4992BFE
https://jl.chinadaily.com.cn/a/202511/21/ws6920311da310942cc4992bfe.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当前网址:https://www.lianzhongyi.com//experience/share/2025/1122/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