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推动文化旅游从“量的积累”向“质的

小编:10月1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贵阳遵义召开“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

10月1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贵阳遵义召开“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遵义累计接待游客5.56亿人次,年均增长5.2%;旅游总支出6231.84亿元,年均增长9.2%; 2025年1月至9月,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0%。 近年来,遵义市深化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着力构建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绿色生态为支撑、以酒旅融合为特征的现代旅游体系。围绕拼图区位、客源资源、服务“三要素”,遵义市加快创建一流旅游城市和旅游胜地世界各地景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从“数量的积累”向“质量的提升”跨越。 红色灵魂让革命精神变得有形、有形。遵义始终把传承遵义会议精神作为核心使命,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段)建设为载体,推动红色资源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体验”转变。大型长征文化实景沉浸式演出《大转折》、大型民族杂技剧《跟随》、数字体验项目《翻面》、《跟随》VR互动等创新形式,让游客“穿越”古迹;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战役遗址等红色场所品质不断升级,“遵义礼品”、“遵义礼物”等红色文创品牌不断涌现。“胜利邮局”深入人心,实现了“红色教育”和“旅游体验”双向强化。 加强遗产保护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资源焕发活力。遵义围绕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和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两大主线IP,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不断培育遗产旅游新业态。 “跃过赤水”穹顶剧场带来自然奇观的沉浸式体验,星空餐厅打造“舌尖上的遗产”,江路鸭绿谷、苏日清河等独具特色的高端民宿集群涌现。推出星空营、山水游、亲子酷跑、非遗集市等,打造“九关文带”沉浸式产品体验。光影文化周暨中国土司遗址“三地联动”活动将在让游客在感受遗产之美的同时体验“慢生活”品质,推动世界遗产品牌从“知名”向“高品质”升级。 茶酒添彩,专业产业生产脱颖而出。遵义将优势产业作为遵义旅游的“特色标识”,推动产业优势向旅游成功转化。在茶与旅游结合方面,打造一批特色茶馆、茶馆,推出贵州茶馆、海上风情街茶、观海楼、旅游小火车等供游客体验、游玩;在酒旅融合方面,依托茅台酒主产区,带出恒昌烧坊酒厂、酒酒体验、特色酒街等新消费场景,赤水河谷9月9日遵义酱酒节将连续举办两届五年来,实现了从“热闹卖酒、卖茶、泡酒”成为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去”的转变。 避暑创业,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遵义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精准对接成都、重庆等周边市场,推出夏季主题产品、特色线路和文化旅游活动。桐梓酒坝、习水仙苑等热门避暑目的地持续升温,轻奢乡村、中医养生、精品民宿等配套不断完善。 “候鸟式”避暑旅游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需求,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使遵义成为真正的夏季“清凉天堂”。 体育创造动力精神并将几代人聚集在一起以及旅游业。遵义依托山地资源禀赋,以赛事为纽带,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开发露营民宿、飞拉达、攀河等体育旅游产品,推出优质学习路线;成功举办了中国乒超联赛、足球联赛、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等1000余场大型赛事,并打造了最快的马拉松赛事——遵义马拉松。让“体育+旅游”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新亮点,为遵义旅游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遵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伟在会上表示,将始终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场景”为中心,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将遵义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游客们期待更好的场景、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袁盛 | 编辑: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杨军) WS68EF68A9A310C4DEEA5EC7ED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5/ws68ef68a9a310c4deea5ec7e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当前网址:https://www.lianzhongyi.com//experience/share/2025/1016/663.html

 
你可能喜欢的: